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智利世界遺產之Chiloe Churches木製教堂建築群

日期: 2013年12月11日
地點: 智利最大島嶼, 位於中南部的Chiloe Island

Church of San Francisco in Castro
係南美, 我最唔喜歡既節目係睇殖民地特色既教堂, 因為呢類型既建築物俾我既感覺最無南美味道, 尤其是這些建築物所代表的, 是西班牙人用武力手段威迫本土人屈服的標誌, 於我而言, 是一種暴力的象徵, 所以我真的很不感興趣.




Chiloe Island
唯獨位於智利中南部最大島嶼Chiloe Island上的教堂群, 我則極力推薦, 島上分佈了超過150座教堂, 其中有16座被列為世界遺產, 因為這些教堂群的建築特色在全世界真的獨一無二, 除了島上的教堂全是木製外, 建築方法是由島上居民用其傳統的木工方法去建造, 當看到教堂內如何用木去砌成孤度的天花, 已很值回票價, 而且, 這些教堂的外觀顏色鮮豐奪目, 我對它們的第一印象是似迪士尼的城堡多於莊嚴神聖的教堂, 這些色彩鮮艷的建築亦是島上建築的另一大特色. 

教堂內部高技巧的木製建築
雖然這座島最終仍是被殖民, 其宗教仰亦是被天主教所取代, 但相比起南美其他地方, 西班牙人沒有在這裡用強硬的方式硬生生把殖民特色的教堂立足於此, 反而是後來的傳教士來到這島與島民和諧共處後, 共同建築出這些教堂, 這些教堂的深一層意義, 表達了這裡是的傳教方式是和平的, 且成功揉合了兩個截然不同文化(歐洲文化及原著文化). 我相信宗教力量, 但更相信每個人應該有其自由意志去選擇他們的信仰.
大教堂內展示了其他模型教堂
這些教堂散佈在Chiloe Island 的不同位置, 要一次個全部遊歷是不可能, 我也只是造訪了其中一座, 是位於Castro 的 Church of San Francisco, 除了交通易達外, 這座教堂的外型也是眾多教堂中最引人奪目的, 而且這個教堂內, 也放置了其餘十五座各有特色的小模型教堂, 所以看一座都幾足夠了.

如何前往: 在智利中南部港口Puerto Montt 有船前往Chiloe Island的Castro, 但班次不頻密, Church of San Francisco座落於Castro的中央廣場, 不用入場費

更多相片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智利沙灘初體驗, - 南美認識的第一群陌生人

日期: 2013年11月18-20日
地點: Ritoque, Central Chile (與智利首都相距1.5小時的車程)

在南美認識的第一班新朋友
Ritoque, 對大部分遊客來說, 是不會涉足的海灘景點, 但這裡則是本地人週末時的渡假勝地, 以及是衝浪者的天堂, 我與這個地方聯繫上, 是因為用了couchsurfing 認誏了一個喜好衝浪的智利女生 - Maca, 並被邀請週末時到她家作客, 留宿兩晚, 當時初到南美只有一星期的我, 仍不諳西語, 但已十分蠢蠢欲動想看智利首都聖地牙哥以外的世界, 而Maca 又能講英語, 我當然十分興奮地答應啦!


Ritoque沙灘
Ritoque小鎮
Maca住的地方與海灘只有一分鐘的步行距離, 絕對是香港人夢寐以求的住處, 並與其他三位年青人合同租住的, 這三位年青人從未接觸過年青人, 所以對我的到訪十分期待, 所以迎接著我的是一群陌生智利青年, 但這種陌生, 幾秒鐘就破冰了, 因為他們對我這個亞洲人真的很有興趣, 並早已安排了一連串問題, 他們的英語沒有Maca流利, 但卻把握這個機會, 用有限的英語與我對話, 我很快被他們的熱情感染, 與他們打成一片.
留宿了兩晚的沙灘小屋
那天剛好是週末, 是年青人指定的派對日子, 所以我們一起前往超市買烤肉, 啤酒及烈酒, 其中一個年青人未飲已開始發表佢既酒水偉論, 話佢地每星期努力搵錢, 為既就係週末與一群酒肉朋友盡興一番, 以彌補過去一星期的疲勞, 這個"偉論"未敢苟同, 但這應該是大部分拉丁後生仔女的生活習慣, 智利雖然是很歐化的國家, 但也是拉丁美洲呀! 而且, 智利的酒水有質素之餘也十分便宜, 真的是南美各國中最抵飲, 所以, 他們的另一個"偉論" 是週末唔買酒飲真係會對唔住自己, 我跟他們學左一種新的調酒方法, 係芬達溝啤酒, 真係易入口, 他們是一班很可愛的年青人, 很感激他們讓我呢個亞洲中女融入他們的世界.




除了與他們相處, 我也用了半天時間獨自漫步在沙灘上
週末被邀請作派對, 週日就是我回禮既時候啦, 就是為他們煮兩道中國菜,  蕃茄炒蛋及生煎飽, 當他們看到我將蕃茄拎黎煮時, 個個瞪大對眼感到不可思議, 因在他們的認知中, 蕃茄只是用黎生食, 所以佢地對呢味菜不太感興趣; 而當準備生煎飽時, 他們看到我用煎及蒸的方法, 而不是用焗爐焗時, 他們再瞪大對眼感到另一個不可思議, 而這次他們對生煎飽則全都竪起大姆指, 他們吃得開心, 也是我最大的回報, 利用食物文化, 絕對是促進旅人與本地人交流的不二法門啊!
這張相的亮點是枱上的空酒瓶
在這裡, 我還嘗到了在南美的第一次大麻, 當他們邀請我試時, 我第一個反應即問, 吸食大麻係智利是否犯法? 他們不為然一笑, 答道大麻係智利雖然係犯法, 但好多人都會照食, 並再度發表偉論, 話大麻絕對有益身心, 帶給你持續的快樂, 並用酒同大麻相比, 話飲醉酒會有傷人打人的危險, 但吸食大麻只會陶醉於自己的快樂中, 不會搔擾到人, 所以, 我就跟著試了一口, 但完全體會不到他們所說的快樂 ....

這次的交流, 真的讓我對智利年輕人的生活態度及方式大開眼界

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秘魯咖啡園義工體驗

參與日期: 2015年7月13日至8月7日





這已是我在南美第二次的咖啡園義工體驗,但這次卻是在秘魯。想不到吧,原來秘魯也種植為數不少的咖啡,而且也是主要咖啡出口國之一。

第一次嚐秘魯出產的咖啡時,感覺很不錯,覺得比哥倫比亞的咖啡香濃,但味道仍帶酸,其實南美的咖啡(曾嚐過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及秘魯)普遍帶酸,原因是南美本地人烘焙咖啡時都只去到淺棕色的程度,這是他們的烘焙習慣,和歐美人要求的口味截然不同。

南美的咖啡(除巴西)普遍生長在高海拔,位於安第斯山脈及亞馬遜盆地中間約1,200-2,000米的高度,而我這次的義工體驗就在秘魯中部Pasco Region的一個人口不到1,000的小小小鎮Huancabamba(海拔高度1,666米)

我在這個咖啡園的體驗是完美的,因只得我一個義工,令我可全面地接觸整個咖啡生產流程,由採摘咖啡豆至泡製一杯香濃咖啡,在這裡無一遺留地體驗到,尤其我的工作集中在後期製作,即烘焙(roasting)及研磨(grinding),彌補了我在哥倫比亞咖啡園未有機會嘗試的部分。而且,園主是一個對咖啡十分有熱誠的美國伯伯,有一位秘魯太太,在秘魯已生活了九年,雖然他已一把年紀,但仍然凡事親力親為,每個生產步驟都有其嚴謹程序,因他是追求生產精緻咖啡(gourmet coffee)。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毫不吝嗇教導我每一個步驟的細節,完全滿足了我旅行是為了學習的慾望,萬分感激。

現在就來看看我在這個咖啡園學到的一切~~

1. 所有咖啡當然是從一棵幼苗開始,這些幼苗仍有等一段時間才可移植至咖啡園 (Planting)



2. 幼苗移植後待一年,才有這樣的高度 (Planting)



3. 三年後,就會開第一次花 (Harvesting)



4. 開花後兩個月,就會結出綠色果實,但仍未可採摘 (Harvesting)



5. 還要多等六至七個月,變成鮮紅呈紫的咖啡櫻桃(coffee cherries)時,就是採收期啦 (Harvesting)



6. 這個咖啡園區的採收期為每年四月至八月,我幫忙的這個咖啡園生產量驚人,由四月採到八月咖啡果實仍然源源不絕 (Picking)



7. 採收好的咖啡豆,要儘快去皮脫殼,用傳統的脫皮機手動把咖啡果實第一層剝開,看看後面那些全是被遺棄了的紅色果皮 (Peeling & Washing)



8. 接著就浸泡在水裡發酵2-3日(Fermenting)



9. 跟著要曬幾天日光浴,去除咖啡豆內的濕氣 (Drying)



10. 要成為精緻咖啡的其中一個要素,是咖啡豆的平均濕度不超過12%,園主對這個步驟亦鉅細無遺,有精確儀器去測試咖啡豆的濕度 (Drying)

11. 濕度達標後,要再進行多一次脫皮程序,之前脫的是紅色外衣,這次脫的是黃色內衣,變成光脫脫的咖啡綠豆,為烘焙作準備 (Peeling)



12. 烘焙這個程序是最決定咖啡的味道,亦是我最期待的。不同的烘焙機有不同的烘焙溫度,這個咖啡園有兩部烘焙機,分別每次處理2.5及3公斤的咖啡豆,園主對我說,烘焙這工作要非常細微及不可以有色盲,要識分淺啡,棕色及深啡,而且一度之差足以影響顏色的改變及咖啡的味道,園主十分重視這個步驟,即使他願意讓我嘗試,也必定在旁盯實我,頗有壓力,但也很刺激,當烘焙後的咖啡豆出爐後,所散發出的咖啡香氣彌滿著整個房間時,園主露出滿意的笑容,我則有點激動,終於看到並嘗試到決定咖啡味道的一步。園主的咖啡園多是按顧客的要求去烘焙咖啡的,挺有趣,本地人多是要求淺啡的咖啡豆,但如果運去國外的,園主會烘焙至深啡的程度(French roast),以迎合歐美人的口味。(Roasting)



13. 當烘焙成香味濃郁的咖啡豆後,便進行研磨(Grinding)



14. 研磨成粉後,儘快包裝,整個咖啡生產流程大功告成(Packing)



15. 係太陽底下,嘆一杯"自製"咖啡,回味無窮,也有點百感交集,從一粒咖啡果實到我手上的咖啡,過程絕不簡單,令我覺得咖啡豆同米一樣,粒粒皆辛苦,我一定會好好珍惜每一口咖啡。






咖啡小知識
鮮紅呈紫的咖啡果實,原來第一次去皮後,75%的重量會消失,至第二次去皮後,再有20%的重量不見了,烘焙後,15%的重量被蒸發,究竟仲有幾多剩?即100公斤咖啡果實脫去紅衣後,只剩25公斤,灑乾再進行第二次去皮成咖啡綠豆時,只餘20公斤,拿去烘焙後的咖啡豆/粉,最後只剩17公斤。我用7小時去採摘了25公斤的咖啡果實時,原來只足夠生產4.25公斤的咖啡,少得可憐!

看了整個咖啡生產流程,是不是覺得很神奇?很有興趣品嚐及訂購這個農場的咖啡呢?

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世界遺產天字第一號 --- 達爾文進化島 Galapagos Islands

拜訪日期: 2014年4月1 - 10 日
地點: 厄瓜多爾達爾文進化島




想當初決定前往Galapagos Islands之前,我掙扎了一會究竟要選智利的復活島(Easter Island),還是厄瓜多爾的達爾文群島(Galapagos Islands),因這兩個於南美範圍內的島嶼都是以高洗費著稱,我的預算只能擇其一,但當知悉復活島島上文化其實偏屬於紐西蘭毛利文化(曾於紐西蘭待了一年的我對毛利文化已有所接觸),及知道Galapagos Islands是世界遺產天字第一號,我立即有了決定。能夠被點名成為首個世界遺產, 相信她的價值是不容置疑,而達爾文也是因為觀察島上的生物而啟發了他的進化論,雖然我不清楚什麽是進化論,但我知道島上有很多生物是唯Galapagos獨有,而且你可以好近好近接觸牠們,我對Galapagos絕對是萬分期待。
Galapagos Islands 分佈圖
前往Galapagos最便捷的方法只有飛機,可從厄瓜多爾的首都基多(Quito),或第一大城市瓜亞基爾(Guayaquil)前往,約3-4小時便可到達,但如果你夠彊的話,可考慮用帆船(yacht sailing)乘風而航抵達,但所需時間未明,我也暫時未知可以在哪裡找到這樣的帆船,縱然我十分想嘗試。

Galapagos共有島嶼18個,而有公共快艇可達的島嶼共有四個,然而,有超過一半的遊客會選擇乘坐遊艇的方式,以5-12天不等的時間遊覽不同島嶼,好處當然是省卻策劃Galapagos行程的時間,遊艇團每天的活動真的只是食、玩、睡,而且遊艇上所提供的食物水準甚高,全是佳餚,更厲害的是遊艇員工數目與遊客是接近1:1,簡直是帝王式的享受。有這樣帝王式的享受,我想說的第一個壞處就是昂貴,例如,最便宜的遊艇團的起價位是300美元一天,一個5天團即是1500元,且需要及早預訂,因這些遊艇大部分都是島上家庭營式私營的,設施齊全及信譽良好的遊艇出發前三個月就已爆滿,亦有不少遊客先在基多(Quito)及瓜亞基爾(Guayaquil)預訂了遊艇團,再決定日期飛往Galapagos,當然島上是有”最後一分鐘”(last minute)的遊艇團可供選擇,價錢的確是比基多(Quito)及瓜亞基爾(Guayaquil)略為便宜,但可能這些遊艇團屬"賣剩庶",並要預留充裕時間去遷就開船日期。而我最終沒有選擇遊艇團的原因是除了價錢竹外,他們的行程全都是綁死的,即表示如果你很喜歡其中一個小島,想多逗留是不可能的,而且大部分時間都只能待在艇上,對我這種要求有彈性自由的遊客,一定是吃不消的。
象龜"啪" "啪" "啪"
因為沒有選擇遊艇團,才讓我發現其實Galapagos在住食行方面沒有想像中的貴,只要多問多找,不難找到背包客能負擔的價錢,而且四個主要大島上也有很多免費景點,很容易就看到島上的奇珍異獸,喜歡逗留多久就多久,我曾在一個島上的象龜場上駐足”欣賞"象龜交配達半小時,持久力特強;如果你喜歡生物地理科學,島上的博物館必定令你大開眼界;還有各國大島的沙灘,藍天白雲,水清沙幼,還會冷不防有隻海獅突然在旁與你對望,難以置信,我真的身處在Galapagos了~~~
D沙幼到好似踩係地毯上咁
雖然有不同的免費活動,但有些活動,也必須要花錢的,我在每個島上都參加了不同主題的半天遊,價錢挺合理,分別在35-50元左右,在Galapagos我最大的支出是潛水(scuba diving,150美元兩潛),因Galapagos的陸上及海底世界,同樣精采,而且,Galapagos的水域,是海洋三大流的匯聚點,使這個水域的海洋生物多不勝數,我潛水時看見的魚類總是一群群,而這裡也是大型海洋生物的集中地,我就是為了要與鯊魚同游而決定揼本潛水,最終也沒有讓我失望。
人類動物的和諧演繹
這個灘是海獅做主場
遺憾的,是買了Galapagos的來回機票,使我的行程局限於只有十天,迫使我只到訪了三個大島,因為起初我以為島上消費昂貴,少待天數為妙。但其實,如果時間充裕及彈性,可以只先買去程機票,到了Galapagos在決定回程時間,反正往返Galapagos的機票價錢多是維持在一個價位,甚少有早買早著數的優惠,但要小心哦,沒有回程機票的枷鎖,會有樂不思蜀的可能呀!

結論是,這個天字第一號的世界遺產對所有人仍是公平的,富豪有富豪的玩法,背包客也有其窮遊方式,豐儉尤人,最緊要知道哪種方式適合自己,而我十分滿意在Galapagos的經驗呢~~~

Galapagos更多照片



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哥倫比亞咖啡園義工體驗

參與日期:2014年6月9-22日


在南美,除了想遊歷所有風景名勝,認識及感受各國的風俗文化外,我亦希望在南美各國都有最少一次義工體驗,因為這樣可讓我從另一角度深入認識他們的文化,看到他們真實生活的一面。

在哥倫比亞,我選了在咖啡園當義工,因為哥倫比亞咖啡甚有名氣,而我也很想知道一杯咖啡如何誔生...

一杯咖啡的誔生,當然是從採摘咖啡果開始,而一杯有質素的咖啡,第一步就是如何選咖啡果,我所處的咖啡園,是依山而建的,所以大部分咖啡樹都在山邊,採摘過程真的不容易,除了要忍受艷陽高照外,還要留意躲在葉底下各式其式的昆蟲,尤其一種全身鮮綠h的毛毛蟲,接觸到的話真的能令手指痲痺一整天,而選豆過程上,只可採摘熟透,鮮紅呈紫色的咖啡果,驟眼看,這些咖啡真的很像車厘子,英文名是 coffee cherries。好的咖啡就是從這個精挑細選的步驟開始,因為有這樣的體驗,才知道咖啡行業是一個勞動密集行業,世界上有種植咖啡的國家,差不多所有國家全是用人手採摘(除了巴西),怪不得咖啡廳的咖啡買得那麼貴!
前往採摘咖啡豆中
這個咖啡園其實是一個咖啡叢林
很美麗的羽毛?!牠就是那條鮮綠色毛毛蟲啦
選好咖啡果後,就是要幫它們去皮淨身,這個咖啡園仍用著有二十年歷史的人手攪動機幫咖啡去皮,脫去紅色衣裝後,開始露出了熟悉的咖啡豆外觀,但它們仍要待在水裏浸泡2-3日,這是發酵期,泡濕浴後,跟著就要享受2-3天的日光浴,它們要完全乾身,為烘焙過程作準備,但可惜這個咖啡園的最後過程只是限至將咖啡豆分類,一級為清靚白淨咖啡豆,二級為有少少瘕疵的咖啡豆,最決定咖啡味道的烘焙過程,未有機會親身體驗,但能夠親身感受到咖啡豆製作的大部分過程,已讓我雀躍不已。

滿手coffee cherries...很大滿足感!
一個有趣的發現,我們在香港買咖啡豆時,或許會在意是不是有機(organic),事實上,在哥倫比亞的咖啡,99%都是有機的,因這裡的土地及氣候根本就是為咖啡而設,而咖啡園的面積全是以畝為單位,咖啡農才不會傻傻的幫每棵咖啡施肥洒農藥。所以,如果有機會見到出產於哥倫比亞的咖啡,即使沒有有機驗証,都可以放心買吧!
用了二十年的手動去皮老爺機
怎樣找到這個義工機會呢?我是從 workaway (www.workaway.info), 一個全球通用的義工平台網絡找到的。如果有充裕的時間在南美旅行,不妨嘗試發掘一些旅遊以外的體驗,真的可以學到書本以外的東西,這次咖啡園的義工體驗,增進見識,大開眼界之餘,我會更珍惜每一杯咖啡,因背後是有很多咖啡農的心血!

幫咖啡洗白白進行發酵期

舖排好每粒咖啡豆進行日光浴


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秘魯中部Huancayo Huaytapallana 冰川一日遊

Huaytapallana 冰川
離開旅遊城市Cusco,來到秘魯中部Junin省份的大城市Huancayo,很不一樣的感覺,這裏真的看不到任何外國遊客,故我這個亞洲人走在街上,總會惹來很多好奇的注目禮,但還好,沒有不自在的感覺。

在網上查wikitravelHuancayo有好幾處地方值得遊覽,而這裡亦提供了好幾個一天遊的城市團,遺跡團及近郊團等,價錢相當便宜,但很遺憾,所有團只提供西語導遊,所以我選擇了一個不太倚賴導遊解說的一天冰川徒步團(Glacier Huaytapallana),這個冰川徒步團的另一個賣點是一天之內就可以踏足在5,000米以上的冰川,十分有挑戰性。
 
秘魯中部安第斯山脈景觀
不過說真的,Huancayo的旅遊團真的不適合外國遊客,除了語言問題外,他們的服務也真的達不到該有的水平,例如這個冰川團,要一天內從4,000米的起步點徒步至5,000米,其實需要一個有經驗有裝備的導遊同行,而我們車上那位看起來才剛20出頭的小伙子導遊,也沒有跟我們說什麼注意事項,只帶一支水就跟我們上山,他的存在只是要確定我們沒有迷路,稱不上有任何照顧;而參加者亦應有相當的體能及基本裝備如行山仗及手套等,亦要預留一兩天時間去適應高度,但這裏的旅行社在介紹這個冰川團時卻沒有任何相關的提醒,我因為已在Cusco(3,300)逗留了一段長時間,不太擔心高原反應,而我也有一定程度的行山經驗,所以我才比較督定參加這個冰川團。但與我同車的12個團友中(只有我一個外國人),有8個是來自秘魯首都利馬(水平面高度),他們全都是昨天才到Huancayo(3,400),今天就去行5,000米的冰川,結果的確是部分人因有高原反應而身體不適,但我們這個團所有人都到達了5,000米的冰川目的地,究竟是秘魯人有大無畏的精神?還是我們這些城市人對高山症反應過大?

冰川與山路的界線, 感覺奇妙的一刻

說回這個冰川團,如果你有足夠信心及能力自己照顧好自己,我仍是十分推薦這條健行路線,因為一天之內就可以從城市深入安第斯山脈之內,很精華地就能欣賞到安第斯山脈特有的景色,包括壯觀宏偉的連綿山巒,湛藍精瑩的冰川湖,沿途景色真的無可挑剔,最精采的,是真的可以踏足於冰川及雪地上,免費坐滑雪板滑雪,如果你腳程夠快的話,但我腳程慢,最終只得10分鐘時間踩踩雪面就被催促下山了。這條來回路線約10公里的路程,分別為5公里上1000米和5公里落1000米的落差,需時最少6小時,對我來說是吃力的路線,但我在山頂上卻看到一群50多人的中學生,把這條路線當作學校旅行路線,走得十分輕鬆容易,不期然想,現在香港的中學學校旅行會選擇什麼路線呢?

腳快有, 腳慢無的免費滑雪板
總的來說,這個行山團的服務質素及水平與Cusco行山團相比,真的蚊同牛比,但卻讓我有機會感受到秘魯其他地區本地旅行團的運作模式(即要自己識得執生),或許,我開始體驗到秘魯真實的一面吧!


咁樣行係冰川上, 真係無安全可言, 但又死唔去既, 這應該秘魯道地旅行團的特色